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围产期奶水牛生产性能和生殖激素的影响

作者:唐振华; 谢华德; 郭艳霞; 李孟伟; 彭丽娟; 彭开屏; 梁辛; 杨承剑*
来源:饲料工业, 2022, 43(01): 12-17.
DOI:10.13302/j.cnki.fi.2022.01.003

摘要

为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围产期奶水牛生产性能和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围产期奶水牛,随机分为3组,进行为期45 d的饲养试验,饲料配方参考NRC(2001)进行调整。对照组粗蛋白(CP)水平为17.5%,Ⅰ组CP水平为16.5%,Ⅱ组CP水平为18.5%。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提高12.89%,Ⅱ组降低12.41%,差异显著(P<0.05)。Ⅰ组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7.02%、19.85%和24.89%,差异不显著(P>0.05)。(2)3.5%标准乳(FCM)产量和饲料转化率(FE),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分别降低1.67%和14.81%,Ⅱ组分别降低29.97%和21.16%,差异不显著(P>0.05);乳糖含量Ⅱ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产后15、30 d促卵泡素(FSH)、孕酮(PROG1)、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该试验饲粮结构下,饲粮CP水平为17.5%时产奶量和FE最高,更适宜围产期奶水牛泌乳和繁殖营养需要。

  •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