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西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亟需大量掌握扎实岩溶知识的相关人才。现阶段,《岩溶学》相关课程的开设比较有限,与我国岩溶区分布规模和面临的岩溶地质环境问题不协调。岩溶学人才的培养应立足西南地区地域优势,密切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需求,重点培养服务贵州及西南岩溶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人才。《岩溶学》课程授课内容应体现生态文明内涵、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并体现贵州岩溶区域特色。课堂教学应通过革新教学方法、组建教学团队、搭建科教平台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岩溶学》的兴趣,促进科教融合,进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岩溶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