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程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训练前后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共120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弱视训练并设为观察组,与此同时将视力正常的儿童60名(120眼)设为对照组。按照弱视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弱视组分别为40例、42例和38例。测量所有儿童的矫正视力及屈光度,调节幅度、滞后量及灵敏度,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矫正视力及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屈光度、调节滞后量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P<0.05);各组患儿训练后矫正视力、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与训练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弱视组训练前屈光度与训练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训练后调节灵敏度与训练前比较,轻度弱视组训练前屈光度与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组矫正视力和调节幅度均高于中度弱视组及重度弱视组,中度弱视组矫正视力和调节幅度高于重度弱视组(P<0.05);轻度弱视组屈光度低于中度弱视组和重度弱视组,中度弱视组屈光度低于重度弱视组(P<0.05);各组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调节功能存在明显异常,可通过弱视训练提高患儿的眼调节功能。

  • 单位
    厦门科宏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