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壳中的有毒元素,其损伤效应主要取决于暴露剂量、暴露时间以及暴露频率。人类主要通过饮用受砷污染的水而受其危害,燃煤砷暴露等其他暴露方式也越发受到关注。由于总砷或总无机砷的暴露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证据缺乏,砷暴露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不存在或是可以忽略的。直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尿液中无机砷的部分代谢产物含量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加之,砷暴露可诱导脑小血管病,还能够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风险增加,从而参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进程。此外,砷暴露对大脑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多种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进程中发挥作用的神经细胞均有显著影响。究其原因,砷暴露及砷甲基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可能与其诱导机体炎症、氧化应激等潜在的作用有关。因此,对长期砷暴露及砷甲基化在脑卒中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对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