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探讨雷公藤多苷致小鼠生殖毒性的机制。方法以C57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雷公藤多苷(GTW)40mg/kg每日灌胃干预4周后,比较模型组(GTW组)与空白组(NC组)小鼠的睾丸组织病理变化、精子浓度及活动力,并利用RNA-seq技术对睾丸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GTW组与NC组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与NC组相比,GTW组小鼠睾丸呈现显著的生精障碍,主要表现在粗线期精母细胞及之后阶段的生精细胞大量缺失,精子浓度及活动力显著下降。测序结果表明共有15 563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7 821条,下调基因7 742条。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所涉及的GO生物学中的生物过程有细胞分化、细胞周期、凋亡过程等;细胞组分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分子功能有ATP合成、蛋白合成、DNA合成等。KEGG富集的信号通路与生精相关的主要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GTP结合蛋白(Ras)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等。结论雷公藤多苷能够多途径影响精子的发生,主要的信号通路与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