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18F-FDG PET/CT的影像表现和代谢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长海医院经病理证实为SPTP的16例患者(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6岁)PET/CT及临床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及代谢特征,测量病灶大小、SUVmax;对10例行双时相显像患者的早期SUVmax与延迟SUVmax进行配对t检验,并计算滞留指数(RI)。结果 16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外生性生长,边界较清楚。肿瘤长径1.210.4(4.0±2.7)cm,短径1.08.6(3.3±2.2)cm。4例实性病灶中,2例为均匀高代谢灶,1例不均匀高代谢灶,1例FDG摄取与正常胰腺实质相仿;12例囊实性病灶表现为不均匀高代谢区(内见代谢明显增高壁结节)与不规则轻度代谢和(或)摄取缺损区混杂,缺损区可位于肿瘤中心或边缘。16例患者SUVmax为7.3±6.8(2.429.1);10例双时相显像患者早期SUVmax为6.0±3.4(2.414.1),延迟SUVmax为6.4±3.2(2.3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8,P>0.05);RI为6.9%(-4.2%,13.6%)。16例中5例病灶侵犯胰管或胰周器官,对应病灶SUVmax为6.7±4.1(3.413.1),无侵犯病灶的SUVmax为4.4(2.6,7.6)。结论SPTP多表现为体积较大、边界清楚、向胰腺外突出且伴有钙化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病灶代谢特征多样,实性部分FDG多为高摄取,延迟显像后FDG摄取无明显变化。
-
单位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 长海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