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热毒宁"、"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过敏反应"、"Reduning"、"Reduning injection"、"Adverse reaction"、"Naphylaxis"等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截至2018年4月的相关文献,经EndNoteX7软件去重和人工排除后,针对患者的信息(性别、年龄、过敏史、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2 188例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8岁以下的患者多见。3岁以下婴幼儿每日给予2、4、5、6、8、10 ml剂量都有发生ADR的报道; ADR发生时间最长为7 d,最短为2 min,以30 min内发生最多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转归一般为痊愈和好转。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所致ADR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重点关注18岁以下患者,尽量避免3岁以下婴幼儿使用,规范联合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单位大连市友谊医院; 丹东市第一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