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齐全且厚度较大,一直未获得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研究认为,南黄海盆地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可作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基于南黄海盆地钻井资料,以岩电组合旋回性特征及特殊岩性为依据,将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C1-MC5)。在此基础上,依据基准面旋回变化和沉积环境的变迁,结合钻井沉积相及地震相特征,对南黄海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的沉积体系及充填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和三叠系青龙组发育6大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开阔台地沉积体系、局限台地沉积体系、陆棚沉积体系;龙潭组、大隆组和青龙组沉积体系具有水体西北深、东南浅的分布特征;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发育两种基准面旋回充填模式,即上二叠统龙潭组相对稳定的潮坪相和上二叠统大隆组—下三叠统青龙组快速海侵的陆棚相至稳定的台地相,这些模式可为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地质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
单位河海大学;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