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回旋支异常起源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郇强; 袁明远; 朱珞宁; 王培培; 王赛华; 李炜; 王温慧; 陈琦; 宁忠平; 黄健峰; 赵志宏*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06): 553-557.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6.003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左回旋支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影像学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6 852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及10 467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例中获得的65例左回旋支异常起源病例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分析左回旋支异常起源的解剖学特点及引起的胸痛、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临床特点。结果:65例左回旋支异常起源病例中男性28例(43.1%),平均年龄(54.35±7.65)岁。左回旋支源于右冠状动脉近端或开口14例(21.54%);左回旋支源于右冠状动脉窦7例(10.77%);左冠状动脉源于右冠状动脉窦或右冠状动脉开口15例(23.08%);左回旋支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开口12例(18.46%);左回旋支缺如10例(15.39%),其中左回旋支供血区域由巨大右冠状动脉替代9例,巨大左前降支的对角支替代1例;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均源于右冠状动脉窦5例(7.69%);左回旋支源于无冠状动脉窦,左回旋支源于肺动脉各1例;经主肺动脉间走行21例(32.31%)。结论:左回旋支异常起源类型中左回旋支源于右冠状动脉近端(或开口)及右冠状动脉窦最多见,其次为左冠状动脉源于右冠状动脉窦,源于无冠状动脉窦和肺动脉最少见。部分走行跨主肺动脉间隔但无压迫表现。

  • 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