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及缺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长段缺损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目的 探索新型细胞外基质源性神经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物理化学性质。方法 无菌条件下提取新鲜猪坐骨神经,剔除神经外脂肪、血管等结缔组织备用。新鲜组:将剥除好的猪坐骨神经冷冻干燥,作为对照组;0.5%SDS 48 h组:将剥除好的猪坐骨神经置于浓度为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溶液中,去细胞处理48 h,后冷冻干燥;0.5%SDS 48 h+scCO_2组:重复0.5%SDS 48 h组制备后,将获取的神经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_2)中行去除脂肪处理。将制备好的三组神经细胞外基质移植物分别行物理性能测定(外观和规格尺寸)、组织学观察(HE染色、Laminin/DAPI免疫荧光染色和油红O脂肪染色)、DNA含量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等。结果 大体观察,处理后的神经长度稍缩短,直径稍增大,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大体轮廓仍完整,质地较处理前疏松;HE染色显示,0.5%SDS 48 h组和0.5%SDS 48 h+scCO_2组神经均未见细胞核;Laminin(层粘连蛋白)/DAPI染色显示,0.5%SDS 48 h组和0.5%SDS 48 h+scCO_2组神经内膜管状结构存在,未见细胞核;油红O脂肪染色显示,0.5%SDS 48h组脂肪未见明显减少;0.5%SDS 48 h+scCO_2组脂肪明显减少;DNA含量测定显示,0.5%SDS 48h组DNA含量下降(706.7 ng/mg降至59.6 ng/mg,P <0.01),0.5%SDS 48 h+scCO_2组DNA含量下降(59.6 ng/mg降至49.2 ng/mg,P <0.05);扫描电镜观察,0.5%SDS 48 h组和0.5%SDS 48 h+scCO_2组内部可见明显的神经内膜管状结构,未见髓鞘和轴突。结论 1)本实验制备的新型细胞外基质源性神经修复材料,清除了内部的髓鞘、轴突和脂肪等抑制神经再生的成分;同时保留了层粘连蛋白和神经内膜管状结构等促进神经再生的成分和结构。2)综合评价两组神经修复材料的物理结构和生物化学成分,0.5%SDS 48 h+scCO_2组优于0.5%SDS 48 h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