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在四川省德阳市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了5种生物农药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僵菌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白穗率最低,较化学农药康宽降低了27.5%;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苦参碱、藜芦碱处理齐穗期的白穗率均高于康宽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与康宽处理相比,绿僵菌处理的杂交中稻产量增加了3.0%,增产不显著;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藜芦碱处理的杂交中稻产量与康宽处理相当。综合产量和白穗率来考虑,用绿僵菌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二代螟虫)进行防治较为适宜。

  • 单位
    农业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