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以往"反全球化"的诉求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个体人士、社会组织,以及各国家内弱势群体的呼声不同,"反全球化"出现新特点,即美、英所代表的曾经主导全球化进程、贩卖全球化理念、论证全球化合法性、享尽全球化利好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走向"反全球化"。其背后的实质不是真正反全球化,也不是反全球化的全部,是选择性"反全球化",是不愿分享利益、承担国际责任的资本贪婪本性和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是其国内弱势群体对利益受损和社会不公的"破釜沉舟"式愤怒表达,是西方反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短期应激反应。在此背景下,我国要继续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推动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警惕、预防、规避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更加重视保障弱势群体利益。

  • 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