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桑田; 刘文; 黄磊; 曹玉文; 张海俊; 李巧莉; 石丽楠; 张晓梅; 李军*
来源: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 44(04): 583-588.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1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肿块资料,记录肿块的超声特征:肿块最大径、位置、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边界、边缘、形状、钙化、Alder血流分级、淋巴结转移分析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分析超声特征与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10例乳腺癌肿块中ER、PR、HER-2、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72.5%、64.1%、61.0%、80.3%,且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r=0.697,P<0.001),ER、PR与Ki-67表达均呈负相关(r=-0.218,P<0.001;r=-0.216,P<0.001)。ER、PR在肿块最大径≤2 cm中的阳性率更高,Ki-67在肿块最大径>2 cm中的阳性率更高。ER阳性时,肿块纵横比>1占比较高,PR阳性时,乳腺癌肿块的超声特征多表现为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后方回声衰减或消失。HER-2、Ki-67阳性时肿块纵横比≤1多见且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癌的超声特征与ER、PR、HER-2、Ki-67表达存在相关性,超声表现可以反映肿块的生物学行为,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术后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