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共政策的执行在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会存在很多困境,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本文以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政府、公众)为视角,分析两者在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行为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政策的执行中,政府的偏差行为主要体现在暴力恐吓、隐瞒诱骗、比赛运动、选择扭曲等方式,这些偏差方式在执行中的运用使政府产生了身份合法性危机。公众的偏差行为主要体现在极端、抗争、老赖等方式,这些方式的运用加剧了政策执行的困境。

  • 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