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A通过促进IFN-γ产生或抑制病毒清除参与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致病

作者:龙晓茹; 谢军; 谢晓虹; 王莉佳; 任洛; 邓昱; 刘恩梅*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9, 39(05): 348-357.
DOI: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9.05.005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6~8周龄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及IL-17A敲除(IL-17A-/-)小鼠各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RSV组, 分别滴鼻接种细胞培养上清或RSV A2病毒液。部分小鼠灌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行炎症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部分小鼠取左肺, HE染色后行组织病理评分;全身体积描记法检测小鼠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FN-γ水平;空斑试验检测RSV病毒滴度。为进一步证实IL-17A与IFN-γ的关系及其在RSV感染中的作用, 部分IL-17A-/-小鼠经腹腔注射给予外源性重组IL-17A或重组IFN-γ, 部分野生型小鼠经腹腔注射给予特异性IFN-γ单克隆抗体。结果 RSV感染后, 两种小鼠相比, 野生型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气道高反应性, 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病理评分, IFN-γ水及肺组织中RSV病毒滴度均明显高于IL-17A-/-小鼠。RSV组IL-17A-/-小鼠补充外源性重组IL-17A或重组IFN-γ后, IFN-γ水平明显升高, 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增加, 外源性重组IL-17A处理后病毒清除显著减少, 而外源性重组IFN-γ处理后病毒清除不受影响。RSV组野生型小鼠特异性中和IFN-γ后, 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 但病毒清除不受影响。结论 IL-17A可能通过促进IFN-γ产生或抑制RSV病毒清除, 参与RSV感染后致病。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