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NaF注射液的制备及新西兰兔骨折显像

作者:郭飞虎; 邸丽娟; 吴建爽; 成伟华; 徐晓敏; 杜建冬; 黄宪男; 冯婷婷; 姜华; 李明光; 李艳涛; 王成龙; 梁巍; 刘涉洋; 王成志; 张春丽; 樊红强; 王荣福
来源: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 53(06): 1135-1140.

摘要

由外伤或肿瘤骨转移造成的隐匿性骨折和愈合情况的准确诊断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考查~(18)F-NaF PET显像用于骨折诊断的诊断效能,本研究制备了~(18)F-NaF注射液,并对其进行了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然后建立新西兰兔骨折动物模型,模型建立约2周后进行了~(18)F-NaF PET显像和~(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SPECT显像的自身对照实验,并对显像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8)F-NaF的产量大于37 GBq,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质控要求,40℃下放置8 h和30℃下放置10 h所有检验结果均无明显变化;~(18)F-NaF PET和~(99)Tc~m-MDP SPECT两种显像方式均可见全身骨骼,骨折部位呈明显放射性浓聚,但~(18)F-NaF给药后30 min即可进行PET显像,骨折部位显示更为清晰,骨折部位与对侧正常骨骼的放射性摄取比(T/NT)明显高于~(99)Tc~m-MDP,而~(99)Tc~m-MDP需在给药后2 h才能进行SPECT显像。本研究表明~(18)F-NaF PET对骨折的显像性能优于~(99)Tc~m-MDP,可明显提高检查流通量和诊断效能。

  • 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