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S 2序列的15种淫羊藿属药用植物分类鉴定研究

作者:严福林; 徐文芬; 孙庆文; 魏升华; 何顺志*
来源:种子, 2019, 38(06): 43-47.
DOI:10.16590/j.cnki.1001-4705.2019.06.043

摘要

为探讨内转录间隔区2(ITS 2)序列及其二级结构在15种淫羊藿属(Epimedium)中的鉴定效率。利用试剂盒提取叶片总DNA,对ITS 2序列进行PCR扩展与测序,计算K 2 P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预测其二级结构。结果表明,ITS 2序列在15种淫羊藿属植物中的通用性好,扩增成功率与测序成功率均为100%。从K2P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看,ITS 2在淫羊藿属中的种间变异较小,部分种类种内遗传距离大于种间遗传距离,鉴定成功率约为60%。采用比对法(Blast)分析,ITS 2鉴定效率为75%。由ITS 2系统进化树可知,淫羊藿属与鬼臼属各为一支,易于分开。除薄叶淫羊藿、竹山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外,其余种类均能较好的进行聚类;除粗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外其余均不能与NCBI下载到的序列进行较好聚类。研究表明,15种淫羊藿属植物ITS 2序列在ML系统进化树中具较好的鉴别能力,但淫羊藿属各样本种内与种间遗传较为混乱,遗传距离复杂,ITS 2二级结构形态结构亦较为相似,将各种间进行区分存在一定难度,不适合单独作为该属条形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