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治疗中完全受精失败的发生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及患者的预后,为完全受精失败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6—2019年经历ICSI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患者病例特点,分析患者的年龄、基础内分泌、不孕原因、不孕年限、获卵数、成熟卵比例、精子来源等参数的特征,初步探讨ICSI完全受精失败的临床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完全受精失败患者后期治疗的结局进行随访及分析,寻找完全受精失败解决方案。结果 2006—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共有ICSI完全受精失败周期449例,发生率为2.7%。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平均获卵数为(4.9±5.2)个。其中原发性不孕占57.7%,继发性不孕占42.3%。ICSI完全受精失败患者中,56.3%获卵数不多于3个。进一步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获卵数和成熟卵比例是完全受精失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完全受精失败患者中,237例患者选择进行下一个周期治疗,其中186例(78.5%)患者在后续的周期中能正常受精(含供精供卵患者),152例(81.7%)患者获得可移植胚胎,57例(37.5%)患者在后续周期中获得临床妊娠。结论 获卵数低是ICSI完全受精失败的高危因素。对于经历ICSI完全受精失败的患者,提高其获卵数和成熟卵比例是增加受精机会的关键。对于重复出现的ICSI后全部受精失败,可能存在遗传学因素导致的配子异常,对于目前医学条件仍不能解决的受精障碍问题,需要供精或供卵来解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