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临夏县大夏河水系支流的源头地带,用柳树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品种和不同密度营造水源涵养林试验。结果表明:植苗造林的成活和生长都明显好于压条造林;苏柳系的J172柳平均生长量最高,生长第3年平均树高达到3.67 m,明显高于对照,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采用3.0 m×3.0 m和2.0 m×2.0 m密度栽植的比较理想,采用1.5 m×2.0 m密度栽植的生长到3年后应适当进行间伐。
- 单位
在临夏县大夏河水系支流的源头地带,用柳树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品种和不同密度营造水源涵养林试验。结果表明:植苗造林的成活和生长都明显好于压条造林;苏柳系的J172柳平均生长量最高,生长第3年平均树高达到3.67 m,明显高于对照,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采用3.0 m×3.0 m和2.0 m×2.0 m密度栽植的比较理想,采用1.5 m×2.0 m密度栽植的生长到3年后应适当进行间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