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优化表面活性剂微泡的制备工艺,探讨溶液温度、声振功率及声振时间对表面活性剂微泡制备的相互影响。方法以一定质量比的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将溶液分为控温组与非控温组,以不同声振功率和声振时间对两组溶液进行声振处理。于光镜下观察两组溶液所产微泡的大小和形态,测量其浓度。选用优化条件下生产的微泡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耳缘静脉注射,剂量为0.1 ml/kg,观察肝实质增强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表面活性剂微泡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控温条件下,声振功率800 W,声振时间90 s。注射造影剂后兔肝实质回声强度明显增强,120 s达到高峰,增强持续时间约10 min。结论通过控制温度,使用更高声振功率、更长声振时间,可以制备更具良好显影效果的微泡。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