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血府逐瘀汤始见于清代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原方由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黄、枳壳、柴胡、甘草、桔梗、牛膝等11味药物组成,主治瘀血内阻、气机郁滞所致的多种病证,全方配伍精当,方简力宏,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目前,血府逐瘀汤已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及妇产科等多种疾病,且临床疗效显著。笔者系统整理近5年来有关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的文献,以期为该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现综述如下。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