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笛卡尔机械身体论的导引下,早期的教育技术实践呈现出“被动性”和“可分性”的身体景观。“被动性”致使学习者的身体处于“隐而不显”的状态,“可分性”则致力于知识普遍性与抽象性的寻求而疏离了学习者的生命体验。梅洛-庞蒂的开创性工作使得“在世存在”身体论逐渐在整个思维领域全面扩张,并在技术时代里遵循“人(身体)—技术—世界”的结构推动和深化。在此背景下,教育技术实践描画出“多种身体形式与多重在场方式”的新图景。具体包括:网络空间中基于学习者图形化身的“缺席在场”、虚拟现实空间中学习者与VR技术“融合共生”的“知觉在场”、孪生数字空间中基于虚拟数字教师/学习者的“分身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