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油梨采后保鲜和果品分级提供可行方案和新思路。【方法】以稳定开花结果的哈斯油梨为研究对象,于果实成熟期采摘,采后根据单果质量对果实进行分类,分别为大果(≥140 g)、中果(≥100 g且<140 g)和小果(<100 g),并设置5种保鲜处理,分别为常温储藏、冷藏保鲜、精油保鲜、气调保鲜、气调结合精油保鲜,待达可食状态后,对果实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6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保鲜方式处理下和不同大小果实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常温储藏相比,其他保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均延长了油梨的保鲜时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差异最为显著。根据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均值可知,5种保鲜方式下果实品质由优到劣排序依次为气调结合精油保鲜、冷藏保鲜、气调保鲜、精油保鲜、常温储藏。不同大小果实之间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差异,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含量随果实质量增加反而降低。根据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均值可知,3种等级果实根据其品质由优到劣排序依次为中果、大果、小果。【结论】在5种保鲜方式中,气调结合精油保鲜效果最好。不同大小的果实之间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且未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中果品质最好。
-
单位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