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小金丹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

作者:牛德莲; 练东银; 胡秦; 孙丽华; 陈颖; 侯红平; 张广平; 李建荣; 叶祖光; 彭博*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 1-9.
DOI:10.19879/j.cnki.1005-5304.202305407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探究小金丹治疗乳腺癌及其转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ETCM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小金丹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KEGG数据库收集乳腺癌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相互作用(PPI),通过Cytoscape3.8.0根据节点拓扑参数值筛选PPI网络的关键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和GO富集分析,构建药物-化学成分-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网络。采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SK-BR-3研究小金丹提取物对细胞凋亡、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对富集得到的关键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小金丹中包括槲皮素、杨梅素、乔松素、β-谷甾醇等181个化学成分,小金丹治疗乳腺癌作用的潜在靶点615个。通过PPI网络节点拓扑参数值筛选得到170个关键靶点,涉及SRC、ERK1/2、AKT1、EGFR等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癌症相关通路、MAPK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可能在小金丹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GO富集分析显示,细胞功能涉及蛋白质磷酸化、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节、ERK1和ERK2级联的正向调节等。细胞实验表明,小金丹通过抑制MAPK、PI3K-AKT通路激活,进一步诱导线粒体依赖的细胞凋亡;同时增加上皮性标志物ZO-1、β-catenin表达,逆转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抑制乳腺癌细胞转移。结论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实验得到小金丹治疗乳腺癌的关键靶点和涉及的信号通路,可为深入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