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言意关系是理解阳明学与阳明后学演化趋向的一个重要视角。阳明的宗旨是即用是体,工夫可以直接凭借呈现的本体展开。“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等指点语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这一宗旨,最能表达这一宗旨的指点语则是“良知”,阳明思想的演化趋向首先便是“良知”的拈出。不过,“良知”这一表述存在对情感和意志的维度有所忽略,以及偏向于用而体的意味有所不足等问题。当然,即便突出体的地位,也不应忽视用的一面,体与用的分量应该保持平衡。这些问题不仅成为阳明在拈出“良知”后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也深刻地影响了阳明后学的演化趋向。阳明后学朝着两个方向分化,或者过度重视用以至于凡用皆体,或者过度提揭体以至于离用言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