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将自体血小板分离结合自体血回收技术应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患者,探讨其对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全弓置换术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3~64岁,BMI 20~39 kg/m2,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自体血小板分离结合自体血回收组(APP组,n=25)和单纯自体血回收组(C组,n=15)。记录APP组自体血小板分离量、两组洗涤红细胞回输量、两组术中和术后24 h异体血使用量。记录麻醉诱导后(T0)、肝素化前(T1)、离室前(T2)、术后24 h(T3)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记录反应时间(R)、凝集时间(K)、血凝块形成速率(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MA后30 min血凝块溶解百分率(ly30)等血栓弹力图(TEG)指标,记录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和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等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APP组术中出血量,洗涤红细胞回输量,异体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输入量均明显少于C组(P<0.05)。T2—T3时APP组Plt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APP组R、K明显短于C组,α角、MA和ly30明显大于C组(P<0.05)。T2—T3时APP组PT、APTT明显短于C组,FIB明显高于C组(P<0.05)。T1—T3时APP组IL-2、IL-6、PGE2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全弓置换术患者术前行自体血小板分离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围术期出血量和异体血输入量,提升血液保护效果;同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