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4个地区野生沙棘叶灰分组成及制茶可行性分析

作者:郭建峰; 陈海银; 王海宾; 王芳*; 贾万利; 史彬星; 胡培毅; 冯晶晶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1(03): 9-16.
DOI:10.13842/j.cnki.issn1671-8151.202104001

摘要

[目的]灰分及重金属含量是茶叶标准中重要的理化指标,其含量与地域相关并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本文研究了山西4个野生沙棘林中沙棘叶矿物质含量、组成,并与常规茶叶做了比较,为沙棘叶茶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20年7月份从山西省右玉、庞泉沟、宋家沟、古交4个天然野生沙棘林采摘沙棘叶,采用国标方法分析了与制茶相关的4个灰分指标、10个矿物质指标、水浸出物指标、3个膳食纤维指标以及4种重金属指标,从茶叶品质和安全性的角度评估了其作为药茶的可行性,力求找出矿物质含量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联性。[结果]4个地区沙棘叶总灰分含量为4.65%左右,符合茶叶灰分含量低于7%的国家标准;其中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含量均在茶叶允许范围之内。水浸出物含量在34.79%~39.04%,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在1.39%~6.82%,地区间差异显著。沙棘叶矿物质中钾元素含量最高,为7.14~11.03 g·kg-1,其次是钙,含量为5.34~13.16 g·kg-1,铁含量在370.00~744.21 mg·kg-1。[结论]4个地区沙棘叶矿物质含量总体表现出高钾钠比和高钙磷比的特点。与传统茶叶相比,沙棘叶钙、铁含量偏高,锰含量偏低;铅、铬、镉、砷含量均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从灰分和矿物质的角度来看,所研究的沙棘叶可作为安全、高品质的制茶原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