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随着体系温度和压力的改变,H2S可能从原油中释放,带来安全问题。目前油田采用的注蒸汽热采模式会加大H2S的危害。本文针对胜利油田某原油及采出液(原油和地层水的混合物)开展研究,将原油或采出液置于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高温处理、然后降温至50℃提取气样、对气样进行色谱分析,探索该原油中H2S的产生机制。研究发现,采出液经过330℃高温处理后H2S释放量较小,低于该原油经330℃高温处理的H2S释放量;该原油经200℃、85℃处理后均释放出H2S,且原油经过200℃或85℃处理,释放的H2S中硫元素与所取原油中硫元素的比例分别为32.3%和34.5%,H2S释放量较为接近。该原油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释放的H2S来自于原油中溶解的H2S,当原油和地层水共存时,部分释放出的H2S可以再溶解于地层水中而使H2S释放量降低。表6参13
-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