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人造黑人》讲述了一场南方乡下人祖孙俩的进城旅行。其创作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南方正处于工业城市化改革和民权运动的社会剧变时期,革故鼎新的狂欢气氛弥漫其间。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探析其中的社会变革主题,从中发现,作者借助祖孙这对狂欢化人物及其在"狂欢广场"亚特兰大城中上演的"加冕-脱冕"式互动,揭露父权家长制和重农主义思想在南方的没落以及种族等级制的悖理,并反衬重商与平权的城市观念的得势。调和祖孙的黑人雕像作为二者的"讽拟同貌人",则影射南方乡下人衍变为城乡"边缘人"后所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