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北京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枯落物持水效能差异,采用典型样地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典型林分类型,即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纯林、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纯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纯林和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油松针阔混交林的枯落物水文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层蓄积量为8.05—23.78 t·hm-2,大小排序为蒙古栎纯林(23.78 t·hm-2)>山杨纯林(21.26 t·hm-2)>油松纯林(15.85 t·hm-2)>针阔混交林(8.05 t·hm-2)。(2)山杨纯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7.19 t·hm-2),蒙古栎纯林最小(4.37 t·hm-2);比较4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平均持水率发现,针阔混交林最大(230.9%),蒙古栎纯林最小(106.85%)。(3)4种林分枯落物层持水量与其浸水时间呈对数相关(R2>0.75,P<0.01);其持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符合幂函数关系(R2>0.89,P<0.01)。山杨纯林有效拦蓄量(13.67 t·hm-2)与有效拦蓄率(114.3%)均较高,而油松纯林有效拦蓄量(4.46 t·hm-2)及其有效拦蓄率(58.11%)均显著低于其他林分类型。根据水文指标评价上述4种典型林分枯落物持水能力,松山自然保护区内山杨纯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最佳,其水源涵养综合能力优于其他3种类型林分枯落物。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单位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沈阳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