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食管癌术后入住ICU患者56例,收集其性别、年龄、BMI、吸烟指数、合并症,肿瘤长径、部位、病理类型,术前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乳酸、动脉血氧分压以及手术时间。选取入住ICU后24 h内急性生理参数最差值,联合年龄、慢性健康情况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统计患者ICU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手术部位出血情况,术后低血压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和治疗预后情况,筛选影响食管癌术后延迟撤机拔管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成功撤机拔管,将食管癌术后入住ICU患者分为A组33例和B组23例。两组性别、年龄、BMI、吸烟指数、合并症,肿瘤长径、部位、病理类型以及术前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A组手术时间为(315.03±87.28) min,B组为(373.83±101.30) min,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t=2.321,P <0.05)。B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乳酸水平高于A组,白蛋白水平低于A组(P均<0.05)。术后24 h内B组APACHEⅡ评分高于A组(t=2.854,P <0.05)。术后24 h内,A组发生肺部感染2例、B组发生肺部感染14例,B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A组(χ2=19.95,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乳酸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及继发肺部感染是食管癌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术后乳酸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和继发肺部感染可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撤机拔管延迟,机械通气时间延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