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老子与约翰·凯奇在时间、空间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的美学观却有着跨时代的惊人相似。二者都坚持"无声"的美学主张,崇尚顺应自然,自然的声音是最美的,都强调在音乐的基础上要领略弦外之音,丰富精神生活。"大音希声"体现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美学观点,处于感性之上,约翰·凯奇则把无声付诸实践,是一种形而下的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