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原理,为学界解读并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而20世纪以来,寒山诗在西方的传播中获得了其他外译的中国古典诗词难以比拟的地位。本文的研究对象有二,一是在美国最为流行的斯奈德的24首寒山译诗中的意象翻译,二是由赤松所译的斯奈德未曾翻译过的寒山诗中的意象翻译。除了迎合当时美国社会文化语境中目标读者的审美期待以外,斯奈德所选取的24首寒山诗,其中的绝大多数意象都可以直接跨越文化边界,让西方读者借助同构关系体会到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情趣,这也是他选择这24首寒山诗进行翻译的原因之一;而赤松所选取的寒山诗,其中所包含的意象由于承载了中国文化长期积淀与渗透的内涵,导致其“直译”进入到西方语境之后,没有取得理想的接受效果。

  • 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