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类型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子宫内膜30例作为正常子宫内膜组,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30例作为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对比三组PR、ER、C-erbB-2的表达水平及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中PR、ER、C-erbB-2表达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的ER阳性率分别为58.75%、80.00%、9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PR阳性率分别为56.25%、76.67%、9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C-erbB-2阳性率高于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病理分期越高,ER、PR的阳性率越低(P<0.05);病理分化程度越高,子宫内膜癌患者ER、PR的阳性率越高(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C-erbB-2在病理分期中呈正向增长,分期越高,C-erbB-2阳性率越高(P<0.05);分化程度越低,子宫内膜癌患者C-erbB-2阳性率越高(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的ER阳性率、PR阳性率及C-erbB-2阳性率均高于子宫内膜腺癌、浆液性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PR、ER、C-erbB-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密切相关,根据三者的表达水平,判断患者病情的恶性程度,对指导患者预后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
单位北海市人民医院; 广西医大睿谷医学检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