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职业陶冶思想及当代发展理路

作者:唐林伟; 游宇晴; 罗甜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23(04): 81-87.
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1.04.011

摘要

民国时期职业陶冶思想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内涵上讲,职业陶冶隐喻了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职业情感、职业意识和谋生技能的过程;从目的上讲,存在着"职业之准备"和"生活之陶冶"的冲突;从内容上讲,实现了职业技能训练与从业素质培养的融合;从方法上讲,既有整体设计,又根据需要突出了个体特色。民国时期职业陶冶思想的时代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立场上的双面性冲突、方法上的思辨研究范式和认识上的功利主义倾向。未来应当把职业陶冶作为生涯教育的起点,推动职业陶冶与劳动教育的整合,实现"为职业而陶冶"向"通过职业而陶冶"转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