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初中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的现状,探讨不同肥胖类型与血压偏高之间的关联性,为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在上海市选择5个区开展学生肥胖和相关因素调查工作,选取1 704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肥胖类型与中学生血压偏高的关系。结果上海市中学生总体肥胖率为23.59%,其中外周型肥胖、腹型肥胖和混合型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0.88%、10.50%和12.21%,不同肥胖类型在性别(χ2=38.17,P<0.01)、年龄(P<0.01)和城乡(χ2=17.86,P<0.01)之间存在差异。血压偏高的总体检出率为4.46%,不同年龄(χ2=18.42,P<0.01)、城乡(χ2=9.36,P<0.01)和肥胖类型(χ2=24.28,P<0.01)之间在存在差异,但无性别差异。总体血压水平在不同肥胖类型中,收缩压:混合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外周型肥胖组>正常组(两两比较:混合型肥胖组与其他组之间P值均<0.05,腹型肥胖组与正常组之间P值<0.05);舒张压:混合型肥胖组>外周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正常组(两两比较:混合型肥胖组与正常组、腹型肥胖组与正常组之间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体型,混合型肥胖者发生血压偏高的危险性最大,腹型肥胖者次之,OR值分别3.90、2.12。结论混合型肥胖和腹型肥胖与中学生血压偏高密切相关,对青春期血压偏高的防治应从预防肥胖做起。

  • 单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