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PD中心接受规律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年龄≥18岁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LC分为LC-PD组和非LC-PD组,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4匹配, 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和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24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LC-PD组13例, 非LC-PD组52例。与非LC-PD组比较, LC-PD组患者基线尿量较少(Z=-3.546, P<0.001)、基线血清白蛋白较低(Z=-2.609, P=0.009)。随访3、6、12、24个月时, LC-PD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3.319, P=0.002)、血清白蛋白(t=-4.019, P<0.001)、三酰甘油(Z=-2.263, P=0.024)和血磷(Z=-2.173, P=0.030)水平均低于非LC-PD组。至随访第2年, LC-P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基线值显著升高(χ2=16.901, P=0.001), 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 P=0.694)。LC-PD组患者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下降速率慢于非LC-PD组(χ2=44.589, P<0.001)。LC-PD组患者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LC-PD组(0.59/患者年比0.20/患者年, Z=-2.135, P=0.033)。两组患者病原菌构成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10/25例次比11/30例次), LC-PD组链球菌占比高于非LC-PD组(4/10比0/11, P=0.035), 首次腹膜炎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高于非LC-PD组(4/9比1/22, P=0.017)。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χ2=0.491, P=0.484)及技术生存率(Log-rankχ2=0.408, P=0.52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LC安全、有效, LC-PD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与非LC-PD患者相当。本透析中心LC-PD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较非LC-PD患者高, 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 提示应注意加强患者的管理与培训。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