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渔民利用邻近水域和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等渔业生产活动以维持生计的"世袭性"或曰"习惯性"权利长期以来得到社会共同体的尊重、认同和国家政权的忍耐、默许,但因国内相关立法的缺位,水域滩涂养殖权的法律位阶并不明确,权利内容与权利边界模糊不清。实践中,因权利保障缺失和救济手段单一使得大量传统渔民"失水"、"失滩"后却诉求无门,生存权与发展权面临严峻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障传统渔民的合法权益是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应加快完善相关立法,及时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并积极实施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为"失水"、"失滩"渔民提供转产渠道和生活出路,以保障渔区经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