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董其昌,官至礼部尚书,尤以书画闻名于世,《明史》对他的为官品德和艺术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然而,因为一本《民抄董宦》却被当今文化界视为是一位毁誉不一、褒贬互存的历史争议人物。"民抄"一说是否属实?因《明史》没有该案的记载,故至今没有学者对它作出过考证,《警世録》抄录的三十篇文稿正是处理该案的原始公文、书信、檄文等,对证明四百年前发生在松江的那桩焚抢董宅案究竟是"民抄"还是"士抄"有了可依的证据。本文依据《警世録》对《民抄董宦》的真实性进行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