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 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警及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8 d~15岁, 并将研究病例按年龄分为28 d~<1岁组、1~<3岁组、3~<5岁组及≥5岁组。采集患儿病史及鼻咽分泌物,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及博卡病毒(hBoV), 反转录(RT)-PCR法检测鼻病毒(HRV)及人类偏肺病毒(hMPV)等, 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21 624例住院患儿中, 送检病例17 618例, 病毒检出阳性5 416例(30.74%);10年间, 2011年病毒检出率最高为44.25%(881/1 991例)。单一病毒感染共检出3 317例(18.83%), 其中,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占首位为9.42%(1 660/17 618例), 其次分别为HRV(5.17%, 278/5 372例)、hBoV(3.12%, 351/11 263例)、副流感病毒3型(Pinf 3)(2.17%, 383/17 618例), Pinf 2检出率最少为0.05%(8/17 618例)。混合感染共检出2 099例(11.91%), 以病毒+细菌感染检出率最高为7.86%(1 384/17 618例)。单一病毒感染在28 d~<1岁组检出率最高(22.82%, 1 976/8 656例), ≥5岁组检出率最低(7.81%, 159/2 035例), 病毒感染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春夏秋冬四季病毒检出率依次为18.28%(833/4 556例)、13.86%(625/4 508例)、15.91%(684/4 298例)、27.68%(1 178/4 256例), 冬季检出率最高, 夏季最低。以单一病毒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 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检出率最高为36.32%(25/69例), 诊断大叶性肺炎病毒检出率最低仅为5.83%(63/1 080例)。结论在对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病毒连续10年监测中, 发现RSV、HRV和hBoV在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地位。婴幼儿组为病毒检出高发年龄组, 各种病毒流行季节具有差异性及特征性。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