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年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高晓津; 杨进刚; 杨跃进*; 李卫; 许海燕; 吴元; 严若华; 金辰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40): 3251-3256.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40.012

摘要

目的描述中国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研究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 共连续入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7家医院从发病至医院就诊时间在7 d之内、并填报了完整的危险因素信息的AMI患者24 394例。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缺乏运动、喜肥腻饮食。将24 394例患者分为<45岁(2 307例)、45~54岁(4 448例)、55~64岁(7 029例)、65~74岁(6 147例)和≥75岁(4 463例)5个组进行比较。结果 24 394例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2.2±13.8)岁, 男性18 162例(74.5%), 18 209例(74.6%)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4.7%的患者合并3个及以上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总体而言, 随着年龄增加, 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逐渐升高;年轻患者中, 吸烟、肥胖/超重、高脂血症比例较高。在<55岁的AMI患者中, 男性约占90%。按照年龄分组, 从<45岁组到≥75岁组, 男性(从92.3%到58.0%)、肥胖/超重(从63.9%到37.4%)、目前吸烟率(从68.7%到19.8%)、合并血脂异常(从9.1%到4.5%)、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从6.2%到1.2%)以及喜肥腻饮食(从86.1%到66.2%)患者的比例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在男性患者中上述因素的年龄趋势尤为明显。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从34.3%到57.9%);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则呈现先升后降的曲线趋势(<45岁组最低, 为11.1%;65~74岁组最高, 为22.1%;≥75岁组则又有所下降, 为19.3%)。结论不同年龄组的AMI患者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年轻AMI患者合并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的比例更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