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氯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氯氮平片药物治疗;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0名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COMT基因分型;同时选择临床总体印象评定量表(CGI)以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对氯氮平片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组V/V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 <0.05),M/M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V、V/M和M/M基因型的首发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以及PANSS 5因子评分、CGI中S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 EI指数较治疗前提高(P <0.05)。治疗后,V/V、V/M和M/M基因型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以及CGI中SI指数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 <0.05),且EI指数均较各自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前与治疗后,COMT不同基因型间PANSS、CG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与健康群体相比有一定特征,氯氮平片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同COMT基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药物治疗效果无明显不同。
-
单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