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旺苍县红心猕猴桃生态适宜性区划

作者:金垚; 熊士斌; 刘琰琰; 张玉芳*; 上官昌贵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9, 32(09): 2141-2149.
DOI:10.16213/j.cnki.scjas.2019.9.027

摘要

[目的]利用旺苍县及其周边24个站点1971-2017年气候资料,以及旺苍地区土壤资料、地形资料,根据红心猕猴桃生长发育对气候、土壤、地形等环境因子要求,建立区划指标体系,旨在填补当地研究空白,为旺苍红心猕猴桃产业发展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250000DEM数据,利用GIS技术,建立小网格推算模型,对红心猕猴桃各区划指标进行网格推算及空间分析,按照不适宜、次适宜、适宜3个等级,对旺苍县红心猕猴桃种植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红心猕猴桃种植最适宜区域面积为208.53 km2,主要分布在旺苍县东北部檬子乡、英萃镇、正源乡斜线上,东西向槽谷地区的东侧,以及南部农建乡、化龙乡等地区;红心猕猴桃种植次适宜区域面积为597.15 km2,主要集中在旺苍县南部,适宜区周围。[结论]本文综合考虑了气候、土壤、地形3种生态因素,充分结合旺苍县本地实际,采用指标分级法,得出了详细、直观的结果,能够为当地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规划管理红心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