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诊断胃肠道黏膜病变出现偏差的原因。方法统计2009年6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CLE检查的患者。检查过程中静脉注射质量浓度为100 g/L的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剂。采用四级诊断标准(炎症/化生性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对CLE图像进行实时诊断,根据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并将最终诊断与CLE实时诊断作对比。回顾患者的内镜和共聚焦影像资料,分析诊断偏差的原因。结果总计540例患者纳入研究,扫描病灶总数613处。与最终病理结果相比,CLE诊断准确率为87. 9%(539/613)。在诊断偏差的74处病变中,CLE诊断偏轻40处,诊断偏重34处。CLE诊断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情形:病变程度解读误差(45/74,60. 8%);白光内镜可见确切病变但CLE未见典型阳性表现(16/74,21. 6%);难以鉴别炎症与淋巴瘤(3/74,4. 0%);检查过程中白光内镜未见病灶(1/74,1. 4%);操作者观察欠仔细或诊断经验不足(9/74,12. 2%)。活动期炎症、重度糜烂、坏死组织、荧光素钠明显外渗、图像解读误差是造成CLE诊断程度偏差的常见原因,探头贴合不良、异型细胞散在浸润常导致CLE诊断偏轻,而腺体异型性重于腺上皮细胞、异型腺体浅表、活检未能取材于最典型部位常导致CLE诊断偏重。结论 CLE诊断偏差的原因涵盖多个方面。通过增进内镜医师的操作技能、诊断能力,控制荧光素钠剂量,增进与病理医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可改善CLE的临床诊断效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