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实施以来,在推进个性化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高校在借鉴和引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中,也普遍遭遇了中西教育在文化、价值、目标和制度等层面的冲突与不适。为应对这一问题,须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核进行深层解读,探索实现其功能纠正和价值复归的主体视角与文化路径,即以良好师生关系重塑为抓手,以传统书院教育为本土资源,从本科生导师制的价值目标、运行空间和配套机制三个层面进行提升、整合和完善,以期走出本科生导师制理想与现实失洽的实践困境。
-
单位山东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