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近代爱国主义教育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国耻地理教育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近代中国的历次丢藩失地、丧权失利来渲染民族屈辱,旨在唤醒学生、社会公众的民族危机感,继而增强他们捍卫民族尊严、收复失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强化教育效果,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各级学校借助地图、游戏等增强教学感染力,而电影、诗词、歌曲、木刻、展览等方式的交叉运用,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辐射范围。在这一过程中,国耻地理教育既传播了现代国家观念,增强了民族认同,又为捍卫领土完整、洗雪百年屈辱提供了精神动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