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结局

作者:李嘉欣; 张卓莉
来源: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4, 8(02): 123-128.
DOI:10.3969/j.issn.1673-8705.2014.02.007

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及引起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在本院风湿免疫科规律随访并最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SLE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以及妊娠期间服用药物、分娩前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o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组患者在药物治疗、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面的不同,并比较不良妊娠结局组(妊娠胎儿丢失、新生儿死亡)与活产组患者药物治疗及疾病活动情况。结果 51例SLE患者的平均年龄(28.0±3.9)岁,平均病程(4.7±4.5)年,妊娠期间26例(51.0%)应用羟氯喹治疗,31例(60.8%)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平均剂量为泼尼松5 mgd(030 mgd)。分娩(或引产)前51例患者的SLEDAI为(11.8±10.3)分,其中SLE中-重度活动组患者20例(39.2%),8例(15.7%)引产;病情缓解-轻度活动组患者31例,无1例引产。共出生新生儿45例(其中2对双胎),新生儿死亡2例(4.4%);活产43例新生儿中2例(4.7%)发生新生儿狼疮。与疾病缓解-轻度活动组患者相比,中-重度活动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25.5±14.0)vs.(13.5±8.5)]、胎儿丢失率[10(50.0%)vs.0(0.0)]及早产率[9(63.6%)vs.9(21.4%)]均显著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应用糖皮质激素比例[8(40.0%)vs.23(60.7%)]及用药剂量[0(0,30)mg vs.6(0,20)mg]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胎儿丢失及新生儿死亡)组分娩(或引产)前SLEDAI明显高于活产组[(21.3±8.9)vs.(7.1±7.9),P<0.01],而妊娠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比例少于活产组(30.0%vs.68.3%,P=0.032),但两组在羟氯喹应用剂量上无明显差别[0(0,20)mg vs.6(0,30)mg,P=0.096]。结论分娩前SLE活动度与妊娠不良结局(如胎儿丢失、早产及新生儿死亡)有关,疾病活动度高是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

  • 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