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以前,"君子"只是对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性贵族的称呼,并无道德品格上的含义。因儒家对贤君圣王政治的期待,"君子"逐渐具有了具有儒家理想品德人格的统治者的含义。进而有了道德品格上的含义。随着贵族政治的瓦解,大部分贵族不再能天生成为统治者。"君子"逐渐抛离了贵族统治者的含义,成为了纯道德品格上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