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41~64岁,平均43.6岁; 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7例,E级19例;致伤机制:道路交通伤9例,摔伤13例,其他5例。骨折部位及后凸顶椎:T112例,T126例,L1 10例,L2 7例,L3 2例。既往行非手术治疗20例,内固定失败7例。所有患者胸腰区慢性疼痛,VAS> 4分,8例有下肢神经损伤症状。27例均采用后路改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对比术前术后Cobb角、VAS评分、矢状位垂直轴(SVA)、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矢状面平衡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4年,平均26.3个月。患者术后无内固定失败,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前VAS中位数为7分、术后1个月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Cobb角为(54.59±11.68)°,术后1个月(25.37±8.02)°,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SVA(7.97±2.63) cm,术后(3.71±0.80) cm,术后SVA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例神经损伤患者由D级恢复至E级,1例由C级恢复至E级。结论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满意,操作简单,风险小,并发症少,但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推荐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