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2018年HCV感染筛查情况分析

作者:孔祥沙; 杨瑞锋; 张海莹; 季颖; 朱凌; 刘艳; 魏来*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08): 1710-1713.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9.08.012

摘要

目的分析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HCV感染筛查漏检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018年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同期进行抗-HCV和HCV RNA检测的3659例患者信息。抗-HCV采用雅培Architect I2000和强生Vitros 3600检测,HCV RNA采用罗氏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96全自动病毒定量系统检测。收集HCV RNA阳性而抗-HCV阴性的患者标本,Sanger测序法检测HCV基因型,并对患者HCV感染状况及其临床状况追踪随访。抗-HCV检测结果用样本吸光度值与阳性判定值(cut-off)的比值(S/CO)表示。利用GraphPad Prism 5. 0作抗-HCV S/CO比值分布图。结果 3659例患者中6例(0. 16%)患者至少1种试剂检测抗-HCV为阴性,而HCV RNA为阳性,均值为(6. 40±1. 86) log10IU/ml。6例患者中5例(83%)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另1例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例患者中1例预后良好,3例预后不良,2例死亡。结论 HCV感染使用抗体作为首选筛查方法,仍有0. 16%感染者会被漏检,且漏检患者多数预后不良,对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检测HCV RNA以避免漏检。

全文